【营养健康一周看点】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3-10 | 次浏览
从婴儿满6月龄开始,单一的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婴幼儿对能量及营养素的需求,需要开始尝试给婴儿添加一些母乳之外或非乳类食物,包括米粉、果蔬泥等半固体食物或细小颗粒状食物,逐渐过渡到软饭、软面条(片),切成小块的水果和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一类食物统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1]。但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较为敏感,为了让婴幼儿科学良好的适应不同的食物,在初添加辅食的时期,尤其要注意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为6月龄左右、辅食添加量要适宜、种类由一种到多样化的逐渐添加,以达到辅食科学喂养。
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根据婴幼儿营养、感知力和生理发育三方面的阶段性需求作为产品研发设计的考量将婴幼儿生长期划分为“1 阶能坐了、2 阶爱咬了、3 阶爬得溜、4 阶能独站、5 阶走得稳”五个阶段,结合营养科学理论,研究设计适合相对应阶段的配方产品[1]。如在米粉中添加3mm的冻干果蔬粒,以培养婴幼儿的咀嚼技能和吞咽功能,促进牙齿的萌出;设计不同形状的泡芙、饼干,可锻炼婴幼儿的抓握力、手眼口动作协调性以及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各种零辅食,如婴幼儿米饼、波浪形的磨牙棒,有助于婴儿收敛口水、牙齿萌出,锻炼咀嚼、吞咽所涉及的肌肉和神经反射的协调性,让孩子慢慢适应由母乳过渡到半固体、固体类的日常食物。
所以选择合适的辅食,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按阶精准辅食喂养不仅可以保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婴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此外,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高发期。一般情况下,食物过敏可能引起婴幼儿多个系统的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在给婴幼儿添加辅食时,特别是在引入新食物时,必须格外谨慎,科学喂养,以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来自: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